第(1/3)页 甘露殿内,烛火将李世民脸上交织的震怒、屈辱、担忧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颓唐照得分明。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屏息凝神,消化着这足以震动朝野的惊天巨变。 良久,房玄龄苍老而沉稳的声音,打破了死寂: “陛下的意思是……太上皇是假借淮安王(李神通)之名,行征伐东海之实,其目标,实则是倭国的银山?!” 李世民缓缓颔首,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,沉声道: “信中所言‘为大唐再搏一次前程’,所指应当便是此事。” “倭国若真的有一座银山,其意义……不言而喻。” 长孙无忌眼中精光一闪,接口道: “陛下,洛阳水师虽众,然多为内河船只,五牙巨舰在黄河或可称雄,入了波涛诡谲的东海,恐难发挥全力。” “且海上航行,非熟悉海况者不能为。臣担忧……” 他顿了顿,看向李世民,意味深长地说道: “登州水师主将庞孝泰,乃武德旧臣,对太上皇素来忠心……” 此言一出,殿内气氛再次一凝。 庞孝泰若也倒向李渊,那意味着大唐最精锐的海上力量之一,很可能将成为李渊纵横东海的臂助,而非阻拦他的屏障。 李世民闭上眼,再次颔首。 过去的半个时辰里,他早已想通了其中关键。 俗话说:知子莫若父,反之亦然! 李渊是纵情声色的昏君,还是心怀锦绣的雄主? 别人不知道,他这做儿子还不知道吗?! 如今,为了东征,李渊不惜以死相逼,便是在明着告诉他李世民,他去意已决! 若是再行逼迫,他真可能横剑自刎于黄河之上! 届时,他李世民便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。 再者,李渊既然能不惜代价“启用”洛阳水师副将公孙武达,那个被李渊一手提拔上来的登州水师主将——庞孝泰,自然也极可能已收到太上皇的“征召”。 此刻,李世民若强行下旨,命登州水师阻拦, 非但拦不住一心求“功”的李渊,反而极有可能使庞孝泰与登州水师诸将,心生嫌隙。 届时,不仅会打乱李渊的谋划,更是有可能会危及李渊的性命! 他猛地睁开眼,那双曾经睥睨天下的眼眸中,虽然布满了血丝,却重新凝聚起属于天策上将的锐利与帝王的决断。 “父皇既已执意东去,不惜以命相挟,欲效仿当年汉武开边,为大唐再拓疆土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