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5章 技术与身高(1)-《我还是想打排球[竞技]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翌日,比赛前。

    华国队在租用场馆之内做最后的技术确认。

    许鹤、傅应飞、王一民三人的互传技术虽然还没到绝对稳定的程度,但实战中的平均到位率已经可以达到70%以上。

    到位率和成功率不同,到位率的计算要求更为严苛,70%的到位率在国际上已经非常优秀。

    教练组对于这样的数据十分满意。

    队内实战到位率和赛场上的实战到位率不是一个东西。对手越强,己方的到位率越低,这70%到了赛场上后恐怕很难维持,能有50%就算不错了。

    但这种出奇制胜的新战术,玩的就是心跳,50%的到位率在国际上已经很高了。

    许鹤自己追求完美没什么关系,他们教练不能陷入让队员追求完美的固有思维里去。

    “下午美国队的队长是他们的主攻,在全球普遍转变成强力接应体系的情况下,他们还在使用单一进攻核心的战术,他们的主攻也值得他们的教练这么做。”

    徐天阳在白板上贴出美国排球队队长的资料。

    排球运动员们的视力极好,站在原地就能看清楚a3资料上显示出的数值。

    这位队长的跳跃数据高达379,距离世界纪录仅仅只差了10厘米,这个高度意味着华国队的拦网对于他来说形同虚设。

    “这就是美国频频选择亚洲区域国家队进行比赛的原因。”许鹤喃喃。

    亚洲区域选手的身高普遍不如美国,而静态天赋这种东西却往往是迈入体育世界巅峰站台的标准。

    很多打了多年排球的小将因为身高没有到达标准线,反而没有一天都没打过球的“高级”新人能吸引教练的目光。

    这种“急功近利”式的组队方法短期之内的收益非常高。

    但……

    “你们可以把他们理解为傻大个!”

    教练明亮的声音在训练场馆的上空强势地转了几圈,“除了硬扣和硬拦之外这个队没有什么特别的战术,大家拦不住的球可是适当放放,看看自由人能不能接,扣不过去的球也可以做打手出界,万事都有解决的办法。”

    这是一场天才之间的较量。

    胜者甚至可以决定今后排坛的走向。

    华国队以技术和球感球商之类的天赋为主,核心球员的身高甚至不在平均线以上。

    美国队以静态天赋为主,球员个个人高马大,力量强大,核心球员更是有接近世界纪录的摸高点。

    vnl的比赛球迷很多都买了前往观看意大利和巴西对决的比赛门票。但业内人士纷纷来到了华国与美国的比赛场地。

    许鹤甚至在观众席上看到了加里波第。

    这位前意大利国家队总教练连自家队员的比赛都没去看,蹲在vip席位拿着手里的数据记录板,敬业至极。

    环视一圈,周围大多数都是退役后开始从事排球教育事业的熟面孔,还有一些带着胸牌的排球管理协会的工作人员。

    整个观众席的真球迷都聚集在西南方向的座位。

    这个区域有个前伸的看台,坐在这个位置几乎可以从正上方看到球场上的所有人,虽然看不清楚球员的脸,但却是一个能看得清球还不会被球砸到的好位置。

    华国排球论坛赛前前瞻。

    李华在直播间里说了些什么压根儿没人听,大家都在弹幕上疯狂讨论。

    【怎么回事,现场的气氛怎么如此僵硬!】

    【一楼观赛区坐一帮大佬啊,好多退役名将和世界有名的俱乐部教练,甚至连一些国家的排球社会化管理中心的官方人员都来了,个个都带着内部通行证。】

    【有一说一,大佬们还是很平易近人的,把看台位置给观众了,那个位置虽然离球场比较远,但是是唯一能看清楚球的位置。】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