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我知道一种小楷写法,名叫簪花小楷,我也只知些皮毛,你仔细学一学,也许还能将其发扬光大……” “知道了少爷……”青玥仔细看着。 陆景落笔,那簪花小楷映入纸上。 青玥眼睛一亮,这一手小楷柔美清丽,婉然若树,穆若清风。 许多笔墨高逸清婉,流畅瘦洁,竟然流露出一种清婉灵动的韵味。 “这一手簪花小楷若是让许多闺中的女子看了去,只怕是会极喜欢。” 青玥这般想着。 陆景写完两三行字,又在纸上解构三五字,横竖撇捺钩点……一笔一画,认真而又细致。 良久之后,他才将手中的笔递给青玥。 “来,你来写一写自己的名字。” 青玥接过笔,仔细在那纸上写出一个“青”字。 中规中矩的小楷,并无多少美观,也无簪花之意。 陆景摇了摇头,走到青玥身后,右手握住青玥持笔的手。 “簪花小楷要有筋骨,要有筋劲,讲究一个多力丰筋,求得则是一个风骨,看似柔美,实际上落笔不可飘忽。” 他仔细讲解,又仔仔细细握着青玥的手,在纸上写下青玥二字。 接连写了三五次。 陆景这才放下青玥的手,询问道:“感受到如何发力了?可曾有些心得?” 青玥红着脸,低着头。 她想了想,摇头道:“青玥太笨了,不曾有什么心得。” 陆景仍然有耐心,继续握住青玥的右手。 青玥感知着而看少爷的鼻息,有些恍惚。 窗外一轮残月升空。 青玥却觉得月亮虽有圆缺,人间也有不足,可今夜的这一幕,却已经可以弥补这些圆缺与不足了。 —— 朝阳破晓,陆景就早早来了翰墨书院。 他进了九先生给他安排的那间房舍。 房舍中,他的几样东西仍在其中。 比如那几本他精心抄录的典籍,比如观棋先生送给他的持心笔,还有那一株奇怪的瑰仙。 花盆中的瑰仙依然盛开,鲜红欲滴,没有丝毫衰败的模样。 其中还隐隐约约散发着妖气。 陆景将这株瑰仙放在书楼中,却也十分放心。 书楼中早已有许多妖怪存在。 观棋先生、九先生也必然早已知晓这一株刺玫有些古怪。 可他们却并不多言,自然是因为这株刺玫是陆景带来的。 若是寻常刺玫,陆景也自然不会移植到花盆中,到处带着。 陆景之所以将刺玫带到书楼也有原因。 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南雪虎一事事发之后,就不能再将瑰仙放在陆府小院中了,否则京尹府派人来查,很有可能会发现瑰仙中的大妖。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…… 陆景的洞妖命格发现,这瑰仙大妖散发出来的妖气越发浓郁了。 再加上其中的大妖好像并没有恢复力量,不能驾驭隐藏这些妖气。 若是陆景随身带着,很有可能会被太玄京中某些强者发现。 那么哪里又是最安全的? 自然是书楼。 书楼居然不理俗世,也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凡的权柄。 可大伏朝中也同样不会对书楼指手画脚。 书楼中强者也不在少数,只要观棋先生、九先生默认了这株瑰仙的存在,并不会有人说些什么。 此刻陆景就低着头,元神沟通鹿山观神玉,低头看着瑰仙中的大妖。 陆景用来盖住大妖躯体的金叶纸,因为来回搬动有些偏了。 露出这只大妖修长、白皙的双腿。 这大妖气色明显好了许多,眼中的恍惚也逐渐消退,她也抬头看着陆景,却好像仍然说不出来话,也无法掌控神念。 陆景看到瑰仙大妖的气色,不由点了点头:“看来你很快就能恢复过来。” 瑰仙大妖双眸似水注视着陆景。 她脸上自然不施粉黛,却仍然是一副绝色面容。 锁骨清冽,肌肤雪白,美眸流转间神情淡漠,就好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一般。 陆景想了想,缓缓将两只手指伸入刺玫中摆正金叶纸,遮住瑰仙大妖的浑圆玉腿,继而又仔细为她浇水。 那瑰仙大妖眼中不由闪过些感激之色,不过陆景并未看到。 做了这许多事,陆景才静下心神来,先是观想大明王焱天大圣。 继而修行无夜山呵斥术、酝酿日月剑光、修行小风雷术。 直至足足过了一个时辰,陆景也不曾休息。 参悟命格触发,陆景脑海中浮现出许许多多关于【梵日法身】的咒言和印决。 “梵日法身来自烂陀寺《法灭尽经》,是一道不凡佛秘,元神修行此法,便可显化梵日金刚、梵日菩萨、梵日佛陀! 威能可怕,与人争斗胜算能够急剧提升。” 陆景元神如今是日照的境界,而且元神积累越来越深厚。 过几日有了梵日法身加持,又有那【斗星之芒】命格加持下,他总觉得自己若是再和南雪虎争斗一次,完全可以不必凭借出其不意,也可击败他。 当然,南雪虎若是穿上他的宝甲,带来他的饮雪宝刀,又或者骑上那一匹越龙山,人马气血辉映,结果也许会有几分不同。 可无论如何,这大约十日时间,陆景的修为提升只能用极快来形容。 “修行奇才命格,加上参悟命格……我修行起这诸多神通也并无力不从心……” 陆景想到这里,元神出窍间,就已然落入玄檀木剑。 却见玄檀木剑上日月剑光凛然闪动,锋芒毕露。 隐约之间,还可见一道道风雷流转于玄檀木剑,正是小风雷术的威能。 即便日月剑光和小风雷术不可相融,却也有各自的威能。 “日月剑光、小风雷术这等神通也属不凡,可是与梵日法身这等佛秘比起来,却还有诸多差距。 相应的,梵日法身修行起来难度极高,咒言、印决十分复杂,所需的元气也堪称厚重,元气流通元神的速度也要奇快……” “即便是有参悟命格和修行奇才命格,只怕我也需要许多时日,才能够修成。” 陆景这般想着,心念却落入脑海中,看到脑海中诸多白色的命格元气正在不断缠结,不断流动,萦绕在那趋吉避凶命格周遭。 这些命格元气共计累积有三百八十八道。 距离修行奇才命格所需的五百道已然不远。 “明黄级别的修行奇才,就已然能让我在日照、气血境界一日千里,若提升到璨绿级别,我是否能在几日时间里掌握梵日法身这道佛秘? 我修行的速度,是否也能更快?” 陆景这般猜测,心念又落在昨日命格触发之下,得到的那一件奇物上。 “行运符……” 【乾:元,亨,利,贞。 佩戴此符,周天八卦之气笼罩,可得大吉,可获大利,行运紫气降临,运道提升。】 “竟然还有这样的奇物?” 陆景嘴角露出笑容:“只是可惜,只能使用一次。” 旋即陆景回过神来。 “人心不知足,常逢灾与愁;三十三天上,仍要起高楼。” “有此行运符,已是不错,若是再贪心,不仅对事无益,反而徒令自己的念头不通达。” 陆景这般告诫自己,这才继续钻研梵日法身。 距离晌午尚且有半个时辰,陆景只觉心神有些疲累,便也不再修行,又拿出自己带来的基本典籍,仔细通读。 一直到晌午时分,陆景正专心致志地诵读典籍。 门前却有一位矮矮胖胖的少年前来,他敲响陆景房门,高声说道:“先生,其余先生让你前往书院饭堂。” 陆景回过神来,应答一声,放下典籍,走出房舍。 那少年正在等候,他看似憨厚,眼中却闪着些狡黠。 他向陆景行礼,道:“先生。” 陆景朝他点头,并不曾回礼。 自今日开始,他就是翰墨书院的先生,只要在书院中,他的地位自然尊贵,也不须向学生行礼。 “先生,你就是那陆家的陆景先生吗……” 二人这般走着,那矮矮胖胖的少年道:“我叫江湖……” 这少年跟在陆景身后道出名姓。 陆景听到少年的名字,不由转过头来看了他一眼。 不知为何,他这几日碰上的人,名字都这般奇怪。 少年尴尬地笑了笑,却并不曾解释这名字的由来。 陆景只是颔首,他想了想,又仔细解释说道:“如今我已不再是九湖陆家的子弟了。” 江湖连忙向陆景行礼:“还请先生见谅,我心里太好奇了些,不曾多想就问出来了,失礼。” 陆景随意一笑:“无妨。” 他确实是无妨。 因为陆景知道时至今日,还有许多人谈论他,会说他是年少的书楼先生,会说他是少年奇才,自然也会用九湖陆家的庶子来代指。 当然,每每提到九湖陆家,许多人还会耻笑一番。 因为这样的可笑谈资,对于很多达官贵人而言,其实并不多的。 二人继续前行,去了饭堂。 翰墨书院有独立的饭堂。 陆景步入饭堂中,便看到一张张桌案上已经摆上了吃食。 这些吃食看起来并不华贵,都是些家常小菜,闻起来却香味扑鼻。 一位位翰墨书院的学生就坐着桌案前,并不动筷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