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因此,天然牧业所属的牧场是不会卖出成年褐牛的,即便偶尔淘汰少许,那也是因为褐牛本身出了问题,买回去也没什么用。 古丽丹感到有些遗憾,但也没有多说什么。 秦西风倒是觉得杜晓燕蛮有眼光的,她看中了褐牛(牛犊)育成这一块业务,应该也是看到了其中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。 褐牛育成之后,其中的大部分会优先供应公司所属的牧场,剩余部分才会对外销售。 这样一来,牧场就可以专心进行鲜奶的生产,而不用操心其他的事情,反正到了时间就会有大批的育成褐牛供应。 两人正说着话,家里的话机响了。 电话是赵飞扬打来的:“西风,你当甩手掌柜我没意见,但也不能对我们尹尔河谷牧场不闻不问吧?我这边缺少奶牛,前期这么多的建设费用需要摊销,你让我咋办?” “那你什么意思?” 秦西风不禁笑了起来,现在整个公司也就对方会这么和自己说话,他就故意装湖涂。 “老板啊,我是为你在赚钱好吧?赶紧的,给我这边调拨一些生产期的奶牛过来,先说好啊,最少2000头,少了我可不干。” 赵飞扬很清楚瓦尔希姆牧场和柯尔克牧场,随后有大批的二代褐牛会进入产乳期,二者相加的成年褐牛数量远远超过了2万头。 而尹尔河谷只有区区的4000头可以产奶的褐牛,这么一比较,他当然心焦了。 他今天打电话找秦西风就是要解决这件事情,不管是撒泼打滚还是采取别的什么办法,总之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。 “飞扬,你这家伙还赖上我了是吧?这件事我管不了,回头我和孙总提一下,你去找他!” 秦西风已经有计划给尹尔河谷牧场调拨一些成年褐牛,但这件事他不能直接答应赵飞扬,而是让对方去找孙东。 说完,他就挂了机。 随后他给孙东打了电话,谈了一下的自己想法。 孙东很赞同他的思路,他和大家一商量,决定从柯尔克牧场和瓦尔希姆牧场,各调集1000头成年褐牛、总计2000头成年褐牛,给了赵飞扬。 尹尔河谷牧场增加了这2000头褐牛,生产期的奶牛就有6000头,实力大增。 牧场的发展就是这样,前期的发展是最艰难的阶段,只要度过了这个阶段,要不了几年就能进入自我循环发展的阶段。到了那时,只要不发生天灾人祸,完全可以躺着数钱了。 杜晓燕顺利的购进了6000头小牛犊(三代褐牛),其中绝大部分是母牛。种牛场可不仅仅是褐牛育成这么简单,同时还有着改良品种的任务。 至于奶牛新品种的培育则需要更长的时间,属于科研的范畴。 忙完这一段时间,孙东专门过来向秦西风做了工作汇报。目前,天然牧业下属的三家牧场,月净利润合计已经突破了千万元大关。 另外,种牛场也实现了正向盈利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