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五章 民族意识-《铁血大明1625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就如同朱由校所预料,在朱由校率军出京师的时候,京师中的文武百官,除了彻底投靠过来的那一批之外,别的那些就差没有欢呼雀跃了。

    可是固然北风萧萧,离开了京师,朱由校还是龙入大海一般,觉得浑身舒坦。

    “启禀陛下,沿途有无数百姓难民,逃难而来,听闻我军乃是天子亲征之师,故来寻求我军赈济。”

    一个身着黑袍的护龙卫,策马停在了朱由校的身边,汇报了起来。

    离开京师方才多远,甚至都没出顺天府地界,朱由校就已经遇上了三波难民。

    但是朱由校也不是不能理解,伴随着小冰河期的强烈气候变化,整个大明,特别是北方和西部,都已经出现了巨大的饥荒。

    然而没什么办法,即便朱由校把徐光启从礼部捞了出来,甚至重新仿照秦汉时期,空降了一个大司农的官职给徐光启,让徐光启压在了户部上边都没用。

   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徐光启再会种田,手里有再多种子,也没法直接变出粮食来。

    所以朱由校的眼光,一直都在辽东,没有离开过。

    今年,平辽东战乱,杀鸡儆猴让蒙古不敢轻举妄动。

    从而争取到喘息之机,恢复大明国力。

    这才是朱由校现在想的。

    摸了摸腰间在刺骨寒风下已经变的冰冷的天启铳,朱由校看着这个汇报消息的护龙卫说道:“兴百姓苦,亡百姓苦,只有结束战乱,将战乱抑制在国门之外,才能够让大明百姓,大明子民过上好日子。”

    “就和前几波人一样吧,派个人回京师,找魏忠贤,让魏忠贤安排这些人去朕设置的几个工厂做工,以工代赈,方才能够养成他们的习惯。”

    听着朱由校的话,这个护龙卫点了点头道:“诺,只是陛下……这一行灾民中,不少都是年迈的老人……”

    “他们无法做工啊……”

    虽然朱由校在北京,尤其是在西苑,在南海子这几块皇家御园中设置的工厂,并没有什么太高强度的工作。

    只是弹弹棉花,分离一下粮草这些活计而已。

    可是即便是这样,对于那些老年人而言,却终究还是吃力了些。

    朱由校挑了挑眉,笑道:“放心,朕已有安排,魏伴伴会好好交代他们,让他们在京师中各个百姓聚集之所,讲述边关战事之苦,讲述乱兵祸害之甚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